特殊儿童送教上门家庭支持服务项目

一、背景意义

项目以残疾儿童家庭服务需求为主导,提供专业、个别化的康复教育服务,从家庭个体、社区等层面给予专业技术支持和服务。

南京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8—2020年)提出“探索多种送教方式。对于有学习愿望、具备接受教育能力但残疾程度过重、需要专人护理的适龄儿童少年,采取在残联举办的康复机构设置特教办学点、在街镇残疾人之家设置特教办学点,在儿童福利机构设置特教办学点,以及送教上门等方式实施教育,教育部门提供支持对于个别无法进入机构的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由各区教育、民政部门和残联联合制订送教上门办法,提供规范、有效的康教服务

项目把学校和机构服务推向社区和家庭,在家庭和熟悉的社区环境中开展康复教育服务,在更自然的社会生态环境中帮助孩子康复成长通过项目的实施,整合社区资源,探索完善家庭、社区康复的实践模式,形成专业科学的管理、服务流程满足特殊儿童及其家庭康复教育的专业需要,促进特殊儿童及其家庭的健康发展

二、服务对象

3-14岁在籍的残障儿童和家庭。

三、服务内容

1、送教上门学生康复教育干预

提供专业评估,制定个别化家庭康复教育计划整合家庭和社区资源,为特殊儿童提供康复教育服务。

针对不同孩子的需要,提供以下支援服务:

培养孩子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加强关键能力培养

矫正孩子情绪、行为问题

设置功能性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生活、职业能力

2、学生家长支持

为学生家长提供专业咨询,及时回应家长的要求和疑问,设计培训课程,

提升家长亲职效能、促进亲子关系。

3、协调社区合作

与学校、家庭所在社区、残联、民政部门紧密联系,协调各方面资源支持特殊儿童的学习和成长。

四、项目实施:

项目前期进行学生数据信息梳理,开展学校、社区和家庭走访,调查家庭的基本情况,评估学生的基本能力,了解他们的基本需求,之后会根据调查了解的情况建立档案和撰写IFSP,然后开展具体的家庭支持服务。

※实施计划初拟)

序号

主要内容

10

11-12

1

3-7

1.学生信息数据分析,建档

梳理学生信息,一人一案,建立个人服务档案

完成

 

 

 

2、学校、社区、家庭走访

家庭学校、社区走访评估、掌握家庭的个别化需求

完成

 

 

 

 

 

3.家庭康复支持服务

撰写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

完成

 

 

 

家庭康复指导

按9个月算,每月安排4

家长咨询、培训

持续开展

亲子活动社区宣传、倡导

季度开展一次

4.评估

阶段评估

1月完成,进行相应调整

终期评估

6月结束,并完成下期工作

 

※详细资金安排

申报资金支出明细

服务类别

用途

单价

单位

数量

数量说明

总额

(元)

备注

1.学生信息数据分析,建档

 

梳理学生信息,

一人一案,建立个人服务档案

 

 

 

 

 

 

文本材料

                                                 小计:元

2.儿童评估

与康复教育支持服务(10名)

儿童发展专业评估

 

 

 

 

 

每次2名项目人员

别化家庭支持服务计划(IFSP制定

 

 

 

 

 

年度材料消耗

个别化康复教育执行

 

 

 

 

 

项目人员费用

专家咨询督导

 

 

 

 

 

专家费用

                                                 小计:元

3.专业咨询社区宣传

社区、家庭康复指导

 

 

 

 

 

 

亲子活动及家长培训

 

 

 

 

 

物料活动消耗

专家费用

街道社区宣传、倡导活动

 

 

 

 

 

物料活动消耗

志愿者费用

社区家庭康复指导手册

 

 

 

 

 

文本材料

                                                    小计:元

4、项目管理和其他费用

项目管理费

 

 

 

 

 

项目协调、管理、办公消耗其他

家庭康复用品

 

 

 

 

 

家庭康复教育教辅具

专业评估工具

 

 

 

 

 

包括消耗品,报告费用

                                                 小计:元

项目预算总费用

合计:元

 

 

 

 

更多项目合作资讯,请联系我们